讀書心得 | 《烏鴉的教科書》

讀書心得 | 《烏鴉的教科書》

本書資訊

前言

對烏鴉的印象大多來自日本動畫《小丸子》,日落時,總會聽到烏鴉的KaAKaA聲

我在日本旅遊時,在東京的上野公園裡近距離看到烏鴉,好像在尋找食物,當下就被牠們的體型及毛色驚艷

後來重讀《狼的智慧》,書中提到狼與渡鴉的合作,引起我對烏鴉的好奇,所以從圖書館借來這本書。

東京上野公園的巨嘴鴉

這本書在說什麼?

透過文字與有趣的作者親繪圖,書中介紹烏鴉的習性、行為以及牠們在城市中如何生存,人類如何與之和平共處,也有附上簡易鳥語翻譯,來了解烏鴉的叫聲可能的含義 ; 書的後半段解答了關於大眾對於烏鴉的疑問。

在我所知的文化中,烏鴉大多都是被厭惡的,不論是因為黑色的羽毛、翻找垃圾的行為,但其實牠們只是想填飽肚子而已,就像現在資本主義中,習得一項技能,嘗試在社會中賺取金錢,獲得食物、物品的人類行為是一樣的。

讀完這本書後,能夠對於烏鴉有不同面向的了解,作者提供許多有趣的觀察紀錄:烏鴉認錯自己的伴侶、餵錯孩子、「夜棲點」就是八卦聚會,得到資訊的聚會…等等。

台灣藍鵲也是烏鴉的近親,Youtube有一則影片是關於牠們踹路人的頭 ; 這本書的作者在章節——為了頭不會被踹,也有解釋「為什麼烏鴉好像會攻擊人?」

書中教大家,烏鴉在威脅、攻擊的順序究竟是如何?

烏鴉攻擊人的時候,都是在幼鳥離巢的季節,為了保護幼鳥會發生「巴頭」的事件

  1. 他們會先以聲音進行威嚇,雖然他們平時都是KaAKaA聲,但要攻擊前的叫聲就會變成很激烈的KaAKaAKaAKaAKaAKaA!,是不停反覆的快速連續地叫,每一聲的聲量都很大
  2. 如果叫了半天好像都沒有效,他們開始會用嘴巴敲擊牠停棲的樹枝,以人類的動作來說的話,就像是不停地抖腳、神經質的用手敲打桌子,甚至還會生氣到把小樹枝扯下來,
  3. 如果到這種時候人類還沒注意到,他們才會像影片看到的從人類的頭部後面攻擊

書中也用可愛的插圖來表達這些「憤怒鳥」的狀態

憤怒鳥

在書中最後的部分,提供了「經常被問的問題」的解答,作者會幽默地解答疑問

像是

  1. Q.烏鴉吵個不停,是快發生地震了嗎 A. 牠們每天都很吵,請不用擔心
  2. Q.天下烏鴉一般黑嗎?

這類有趣的疑問及解答

雖然這本書是只介紹烏鴉,但我也透過這本書來學習鳥類在都市中如何生存,我們與牠們如何互相影響,從中學習到鳥類的行為模式。